不過領導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OIC)的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全球第二大回教國家巴基斯坦缺席該峰會,其中OIC認為吉隆坡峰會將造成回教徒分裂。
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印尼同樣對此峰會興趣缺缺,總統佐科威沒有參與的意願,原本答應出席的副總統馬魯夫則臨陣因抱病而缺席。伊斯蘭友好協會和穆斯林聯合會這兩個組織有歷史淵源,同樣受到穆斯林兄弟會的影響,但卻在馬來西亞政治上採取不同的態度:伊友會親目前執政的希望聯盟政府,穆聯會則反之。
該國也有本身的「群島伊斯蘭」外交議程。另外,伊斯蘭黨主席哈迪阿旺,玻璃市州宗教司阿斯里和爭議性印度籍傳教師扎基爾·奈克都有受邀出席這項峰會。馬哈迪本身沒有伊斯蘭運動的背景,因此他欲借此平臺來提高他的伊斯蘭形象,也同時可能跟安華競相拉攏仰慕埃爾多安的誠信黨和伊友會的支持。這些因素都讓印尼無意參與這項由馬國和土耳其主導的峰會。伊斯蘭友好協會則跟穆斯林兄弟會有密切關係。
再加上該國目前的唯一主要反對黨是跟穆斯林兄弟會密切關係的繁榮正義黨。世界穆斯林學者協會也有派代表出席, 由於該組織跟穆斯林兄弟會親近,而被沙地阿拉伯視為「恐怖組織」。這裡將精選出最多人有的共同疑問來做回答,如果你也正好處於「想轉職」或是「轉職路上」的這個階段,相信這篇一定對你很有幫助的。
說起來都很茫然,還是乖乖快去填寫這份免費轉職自我評估表吧。全宇宙所有最困難的階段都是事情的「開始」啊。如果其實你已經很明確知道你想轉職的類別,請直接上104開始搜尋吧。如果你是一個充滿好奇心喜歡學習的人,那就從你的興趣慢慢延伸,開始學習多重技能,如果你是一個不喜歡與人群接觸的人,那就找辦公室類型的一般行政工作,增強自己的辦公室技能。
文:S編的風格思維圈 之前在IG限時動態上開放粉絲投稿「關於轉職這件事最困擾的阻礙」,由於投稿中有許多問題不是短短一篇貼文就能夠分享我的看法和解決方法,於是就有這篇文章的誕生啦。然後搜尋那些看不懂的工作內容去了解,針對你缺乏的工作技能做進修,甚至很多技能不用花錢,Google自己摸索也可以玩到爐火純青(像剪影片這件事我也是自己很有興趣所以玩出心得來)。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到我的IG私訊或留言給我,我都很樂意聽你們聊聊唷。希望對你們能有一些幫助囉。但透過這樣自我對話,你會慢慢找到一條清晰的路。一切都很陌生沒有錯,但選了這條路就堅持到底吧。
所以當現在我打算開始投入接案人生,這些作品集確實也替我鋪好了不少後路。無論是過往的行銷案、大訂單、廣告案甚至是個人部落格等等,當你整理到雲端或是匯集在一份ppt裡,你會發現「原來我這麼棒。這邊要給進來看的粉絲一個小福利。不論是在會議上或是開始執行專案的moment,總是不禁問自己「我真的適合嗎?」不管是要從什麼類型的工作轉職,當你有這樣的疑惑其實只有兩種情況: 1. 你其實沒有非常了解下一個轉職領域的工作內容 在貿然決定轉職前,請深呼吸並且拿出紙筆,思考你想離開「現在這份工作」的原因是什麼?並且一一列出,「和主管同事不合」、「沒有新鮮感」、「沒有加薪空間」等等,然後再針對個別原因去分析是否有可行的解決辦法?是否嘗試了但還是沒有得到解決?然後再往下繼續思考,想轉到下一個領域的原因是因為你真的很好奇也很有興趣?還是你只是因為想逃離現狀,所以只有這個解決辦法了? 這些思考並沒有什麼對錯。
如果是人、制度、文化上的差異,其實也不要想太多,你就想想,即便你今天是換到同一個產業同一種職位,只要是不同公司,都要面臨同樣的心境,當你向前公司提離職時也早就料到,你在下個公司要從「新人」的身份開始,不是嗎? 想嘗試不同工作,卻不知道從何開始 一句話,先從瞭解你自己開始吧。」我也非常建議無論你有沒有想轉職的念頭,從一進公司那刻就開始搜刮整理你的作品集,慢慢匯集起來替未來做打算,S編我無時無刻想到就是在做這件事。
S編替大家打造了一個非常簡易的免費轉職自我評估表,其實這是一套原本我在做轉職時都會做的小動作幫自己評估,雖然非常的簡易,但它可以幫助你視像化實際面的情況,然後利用分數機制替自己評估和分析這樣的能力也可以套用在媒體識讀上,使學生能判斷不同媒體所提供的資訊,並分析其內容。
比起哲學的7%、人類學的11%和經濟的12%,在歷史課上拿到滿級分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就上述例子而言,讀者可以推論,倖存者的口述可能只涵蓋他個人的片面觀感,而無法展現整個科索沃戰爭的導火線,因此這個史料可能在整體研究上是有侷限的。前者為研究作業,後者為課堂考試。第一題問題的形式為「根據史料A的內容,一位歷史學家可以獲得關於某事件的什麼認知?」延續上述案例,讀者可以思考,歷史學家能從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遺書中獲得什麼相關資訊? 第一題測驗的是學生解讀史料的能力,也可以說是閱讀能力。Photo Credit: public domain 在緝菸事件後包圍台灣省專賣局的抗議群眾。最後則是反思,要求學生解釋他在撰寫小論文時的種種情況,像是撰寫前後對於該主題的認知、對於歷史研究過程的學習(自己是否帶有偏見)或是對於自己論述的侷限分析。
在整個研究的過程,老師是扮演指引學生的角色,小論文內容的撰寫以及資料的蒐集都是學生獨力完成。除此之外,接受IB教育的學生的名校錄取率也高於平均值。
像是一份史料是否帶有主觀偏見,或是認知不全的侷限等。而小論文的核心,也就是研究的部分,則是學生在解析不同史料後,對其訂定之主題進行論證。
例如:陳儀對蔣介石的電報只能展現陳儀想要呈現給上級的觀點,其價值在於它可以彰顯當局者對二二八事件的認知,並用來解釋後續鎮壓的根據,但它卻不一定能呈現二二八事件爆發的真實來龍去脈。第四題則是比較與對比。
這個環節,呈現了IB歷史課程的核心價值之一:解讀史料內容,並對其做出分析。根據一份2011年的報告,在該年4000位IB畢業生中,錄取常春藤名校的機率為10%-31%,高於整體錄取率3%-13%不等。透過這篇文章,筆者將以自己研讀IB課程的經驗,和讀者們分享IB公認最難的一門課──歷史課程,希望藉此讓讀者理解為何世界各個大學這麼看重IB教育。學生需要在一小時內閱讀完三份各約兩頁A4長的節錄,並回答五則問答題。
從數據上來說,在今年(2019)五月的IB大考中,只有不到2%的學生在歷史這門課拿了七級滿級分。在史料選擇的部分,學生需要選定多項用來研究自選主題的史料。
在這個環節,基本上不需要過多的思考或解讀,主要是確認學生能夠吸收史料的資訊。其架構分別是史料選擇和分析、小論文研究以及反思。
延續二二八事件的討論,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遺書和《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可能有些異同之處。舉例而言,假如學生要研究「種族衝突如何導致科索沃戰爭」,讀者可以選用科索沃戰爭倖存者的口述(一手史料)、某大國對科索沃戰爭事件的研究報告(二手史料)等來研究此主題。
國際大學預科文憑(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以下簡稱IB)為高中後兩年之國際教育體系,其知名度在台灣逐年增長,不只私立國際學校採用其制度,連台北市立西松高中也正在申請IB課程的授權中。這個環節是學術寫作,主旨在訓練學生透過解釋不同史料來論證自己的主題。評量方式 IB歷史課程的評量方式皆為論述寫作,其評量標準有四項:一份2200字的小論文以及三份內容不同的考卷。而史料分析上,學生則需要根據史料的來源、目的和內容等,對其進行優點和缺點的分析。
這個環節是要訓練學生跳脫框架,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分析。以二二八事件為例,學生可能需要閱讀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遺書、陳儀寫給蔣介石的電報、行政院頒布的《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以及關於二二八事件的照片。
對台灣家長而言,IB教育如此吸引人的地方,除了被世界各大高等機構認可以以外,其課程中部分學分甚至可以直接折抵美國大學學分。【考卷一】 第一張考卷和小論文開頭相似──史料分析,學生需要根據三份不同史料的節錄和一張圖片來分析特定歷史事件。
第三題同小論文的史料分析,要求學生對其中一份史料的出處、目的和內容,來評論該史料在歷史研究上的價值和侷限。從課程內容上來理解,本小節將以IB歷史課的評量方式、課程內容以及上課方式出發,探討IB歷史課程為什麼如此困難,並解釋其訓練之能力。